5岁儿童简历长15页 人民日报:拔苗种不出好“庄稼”
2018-11-28 08:36 来源:未知 已浏览: 次
人民日报消息,“北京教育看海淀,海淀教育看黄庄。”“方圆几公里之内,汇聚了人大附、北大附、清华附、八一学校、101中学、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名校,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。”近日,一篇自媒体文章,以海淀黄庄这个“学霸中心”为窗口,揭开了校外培训虚火旺盛的一角,透射着家长群体的“剧场效应”,引发了大家的关注。
更早前,一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,在网络引发热议。这份简历长达15页,显示小朋友具备1500字的识字量,年英文阅读量超过500本,钢琴、街舞、足球、围棋、游泳样样皆会,浮力、重力、密度、磁力等概念也不陌生,足迹更是遍布国内外诸多城市。5岁小朋友的“华丽”履历,让不少网友惊呼“受到了打击”,甚至有人感慨“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”。
一份简历,何以引发如此多关注?最直接的原因,大概是它颠覆了人们对于一个5岁孩子的既有认知。在大多数人印象中,5岁正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,“儿童急走追黄蝶”的天真烂漫、“忙趁东风放纸鸢”的无忧无虑,大概最符合我们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。虽然时代的书页翻转,今天的孩子在教育上起步更早、压力更大,对此我们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,但当一个5岁小朋友用一份厚厚的简历,展示他“不一般”的成长经历,即便这份简历是为了进入“名校”的敲门砖,还是难免让人心理上受到冲击。
当然,对于这样的教育,我们无法简单地给予“好”或“不好”的评价,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、兴趣、禀赋都不尽相同,适合什么样的教育也无法一概而论。正如网友的评论,亦是有赞有弹,有人认为这个孩子“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”,有人认为孩子“失去了童年的快乐”,而最终,好坏得失还是要看它是否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持久正向的影响。